傳媒
香港大學每週活動推介(2016年6月11日至2016年6月18日)
2016年06月10日
「音樂律動應用於認知障礙症患者症狀」研究結果發佈會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安老服務部邀請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於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間合作進行一項以音樂律動應用於本地的認知障礙症長者之研究。根據音樂及舞蹈動作治療的概念,為認知障礙症長者設計了一套以本地化音樂為主題的小組活動,並配合簡單的肢體動作,以提供一個結合了感官、情緒及聯想上的多元刺激活動,從而改善長者之情緒及躁動行為。
鑑於社會對認知障礙症的非藥物治療及照顧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此研究透過train-the-trainer (導師培訓) 的方式,為東華三院職員提供音樂律動相關的培訓,期望此舉能發揮漣漪效應,從而惠及更多長者。此外,研究亦希望能引起社會大眾對認知障礙症非藥物治療,特別是以藝術作為介入模式的關注及認識。
適逢近月母親節及父親節,今次研究的成效能為需要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父母的子女提供多一個照顧上的選擇。現誠意邀請傳媒採訪研究結果,東華三院單位同工、參加音樂律動小組的長者和家屬代表將出席分享經驗,詳情如下:
日期: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時間:下午2時15分至4時
地點: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 (薄扶林沙宣道五號香港賽馬會跨學科研究大樓二樓)
大會當日安排媒體採訪東華三院、長者及家屬代表、院校代表,並發放研究報告、音樂律動活動工具咭及十個照顧認知障礙症父母的溫馨建議
出席嘉賓
-
梁碧琼女士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主任(安老服務) -
何天虹博士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總監;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註冊舞蹈治療師;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 - 長者及家屬代表
程序
- 研究主題分享:簡介研究背景及目標(梁碧琼女士)
- 研究成果分享一:研究數據及計劃對非藥物治療發展之啟發 (何天虹博士)
- 研究成果分享二:參與音樂律動小組的經驗 (東華三院社工及家屬代表)
- 總結:東華三院認知障礙症服務的發展與展望 (梁碧琼女士)
- 東華三院社工、長者及家屬代表音樂律動小組示範
傳媒查詢:
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安老服務部計劃經理(認知障礙症服務)郭嘉麗小姐 (電話:2865 7810/ 電郵: janet.kwok@tungwah.org.hk); 或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高級執行助理蔡佩筠小姐 (電話:2831 5163/ 電郵: amychoi@hku.hk),研究幹事成卓茵小姐 (電話:2831 5216/ 電郵: singcy@hku.hk)。
Two exhibitions at the HKU Main Library refurbished atrium
Painting Everyday Life in Myanmar exhibition
Period: June 13 to September 9, 2016
In coordination with Ian Holliday, Vice-President and Pro-Vice-Chancell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his Thukhuma collec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braries will exhibit a collection of contemporary paintings by Myanmar artists.
About the collection
The Thukhuma collection is personal and partial. It does not display the full range of paintings now being produced by Myanmar artists, and certainly there are major gaps. The guiding principle is to present multiple artistic perspectives on a society in transition. Most of the paintings thus date from the past few years. http://thukhuma.org/
Preserving the Past, Informing the Future Exhibition of the "Deacons Archives"
Period: May 16 to June 30, 2016
The exhibition contains the bulk of the early surviving records of Deacons and its predecessors, including client deeds and papers, wills and probate, deceased estate client files, powers of attorney, busines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certificates, legal correspondence, accounting records, and more. The date range for the Archives is from 1846 to 2007, with a bulk date range between 1880s and 1950s. This surely provides valued information reflec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Hong Kong particularl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Venue: 2/F Atrium/Exhibitions Area, Main Library, HKU
Media Contact: Mr. Gary Chin, Tel: 2859 2211 / Ms. Marina Yeung, Tel: 2859 8903
British Airways’ HK80 Heritage Exhibition at MC3@702 Creative Space
Period: May 6 to June 30, 2016
The exhibition will take visitors through the 80 years of history of British Airways’ service in Hong Kong. Visitors can get a close-up look at the historical artefacts, including vintage cabin crew uniforms, inflight menu and promotional posters used on the route decades ago. Customers and cabin crew also shared their precious memories of flying British Airways and the old Kai Tak Airport.
Venue: MC³@702 Creative Space, 7/F of the Jockey Club Tower, HKU
Opening Hours: Monday to Friday 10:00-18:00, Saturday 11:00-18:00, closed on Sunday and open on 14 May and 9 June
Language: English
Admission: Fre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ba.com/bahk80.
For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Executive Assistant Connie Ko by email at connieko@hku.hk or by phone at 3917 2309.
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消失的境地–聞名於世的德國侏羅紀索倫霍芬灰岩化石展」
展期至6月23日
展品包括出11件在「索倫霍芬灰岩床」發現的1億5000萬年前侏羅紀時期、既珍稀又保存完好的動物化石,部份化石直徑達90厘米,展示在1億5000萬年前溫暖潮濕的侏羅紀氣候影響下,位於德國南部的索倫霍芬漸漸變成一個孤立的潟湖環境,當時的生物所面臨的挑戰。是次展出的化石包括在現今人類生活中擔當了重要角色的魚、蝦、蟹、魷魚和龍蝦的祖先。另外,保存了馬蹄蟹生命結朿前最後足跡的化石,亦是今次展覽中其中一件主要的展品。
參觀人士亦可同時觀賞本館其它常設的展覽,包括來自三個中國化石庫----- 寒武紀澄江生物群、白堊紀熱河生物群和第三紀山旺生物群的化石。
展覽詳情︰
地點: 香港薄扶林香港大學本部許士芬地質博物館
傳媒查詢:
港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梁菁栘小姐 (電話:+852 2857 8555 / +852 9022 7446/ 電郵:rhea.leung@hku.hk) 或港大許士芬地質博物館助理館長張敏青博士(電話: + 852 2241 5472/ 電郵﹕hmcc@hku.hk)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展覽
1. 《墨世鼎新:薩潘塔墨西哥藝術收藏之二十世紀繪畫》
展出日期:2016年6月3日(星期五)至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
《墨世鼎新》展覽通過40件繪畫作品,展示墨西哥繪畫風格與社會表述的發展演進,即從受歐洲影響的創作到以本土主題為主導,持續以自由主義的方式,表現出墨西哥努力擺脫西班牙殖民歷史。是次展覽力求介紹許多不同甚至獨特的藝術風格,比如壁畫藝術與新墨西哥主義藝術,並且著重表現墨西哥本土畫家,在新表現主義與後現代主義藝術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及在今日藝術世界具有巨大意義的色彩模式與創作。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港大美術博物館徐展堂樓一樓
2. 黑老虎:館藏碑帖拓片特展展示從未曝光的珍貴館藏
展出日期: 2016年5月12日(星期四)至7月3日(星期日)
碑帖拓片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是用紙張從碑版、刻石或器物上傳拓圖像或文字的複製品,是保存很多古代摩崖碑帖書法、文化歷史的重要媒材,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及文化的珍貴文獻。珍貴的碑帖拓片在文物界有「黑老虎」之稱,有解釋是源於其墨黑的顏色和其鑑別真偽之難,如老虎般兇險,一不留神便會被其所咬。拓片複製的對象種類繁多,包括石碑、青銅器、錢幣、畫像磚和各種古代器皿上的圖案和文字。
這次展覽重點包括(傳)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649)愛駒昭陵浮雕、香港西貢大廟灣的南宋刻石、來自不同朝代的仕女圖及碑版、墓誌銘、摩崖書法等。
展覽相關活動
導賞
2016年6月11日下午2時(英語)
費用全免。請於網上登記。
講座
別有所護 : 中國古字畫的保護及展覽陳列的籌劃
講者:廖慧沁女士
日期: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至4時30分
地點: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一樓
費用:全免。歡迎所有人士參加。
語言:英語
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按此。
3. 傳統與現代交織《若宮隆志的藝術:當代日本漆藝》展出一絲不苟的手藝工序
展出日期至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
多年來,「彥十蒔絵」已逐漸成為一個備受推崇的工坊,融匯了優良傳統、革新、無懈可擊的品質以及一絲不苟的工藝。若宮在三十年的藝術生涯裏,以擅長傳統漆器技藝的實踐與教學和精益求精的態度而聞名,並對東亞文物如青銅器或陶瓷器皿這些跟漆藝不甚相關的材料感興趣,故以漆藝製作。他的工作室致力於創製此類幾可亂真的仿製品,總能逃過觀眾的法眼。當拿起經過細心上漆後的器皿時,總會覺得漆器比原來的金屬或黏土器皿更爲輕巧。作為「偽術」大師,若宮及「彥十蒔絵」亦精通於製作栩栩如生的動物(甲蟲,草蜢)和蔬果(粟米,南瓜)。這些當代漆藝作品具有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引證著一種無雙的藝術技巧,以及「彥十蒔絵」的現代化視野,例如在完美地運用傳統材料後以時尚且令人驚艷的方式創作。超越對媒介表面進行裝飾,其雕塑造型與極其微妙的顏色運用使這些三維藝術品達至無與倫比的境界。
公衆導賞 (約25分鐘)
粵語: 6月18日(星期六,下午3時)
英語: 6月18日(星期六,下午4時)
普通話: 6月18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
報名:費用全免。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馮平山樓一樓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30分至下午6時
星期日,下午1時至6時
大學及公眾假期休息
電話:(852)2241 5500/ 電郵:museum@hku.hk (一般查詢)
費用:免費入場
詳情請參閱:www.umag.hku.hk/tc/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社交媒體連結: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mag.hku
Twitter: https://twitter.com/UMAG_HKU
Instagram: #WakamiyaLacquer, #JapaneseLacquer
Weibo: http://www.weibo.com/5411839295/profile?topnav=1&wvr=6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絡主任張寶儀小姐,電話:(852)2241 5512,電郵:elenac@hku.hk